KNOWLEDGE
首頁

教師資源

KNOWLEDGE
首頁

教師資源

物理科課程-光的干涉與繞射

MAY 04 ,2019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<版權所有,轉載請註明出處>

簡介

物理學的發展中,科學家對於光屬於粒子還是能量不斷的產生爭議性,科學家楊格的雙狹縫實驗,發現光的干涉現象,夫朗和斐的單狹縫實驗,發現光的繞射現象,如此證明光具有波動的特性。

 當單頻的光穿過非常窄的狹縫時,出現了光的干涉與繞射的現象,並在屏幕上形成高光強度與低光強度交錯的紋路。當單頻的光穿過兩個非常窄又非常緊密的狹縫時,和單狹縫產生的紋路圖案相比,出現了更多附加細節的亮帶與暗帶。

根據惠更斯原理,當單頻光穿過兩狹縫時,每個狹縫會成為新的球形波發射源,波長與原本的單頻光相同,而最終屏幕上出現的亮帶與暗袋就是通過這些狹縫的單頻光,相互干涉造成的結果,亮帶(光亮度最大值)為相長性的干涉,暗帶(光亮度最小值)為相消性的干涉。

以數學的方式表達光在經過雙狹縫干涉後產生的亮帶位置,可以寫成:

dsinθ=

其中m為光亮帶的編號,以整數±1,±2,±3 ...表示,d為兩狹縫間的距離,θ為屏幕上第m條的亮帶位置與中央亮帶(0條亮帶)之間的角度,而λ為單頻光的波長。

實際上,每個干涉的亮帶的角位置θ通常以線位置X表示,而Xm為屏幕上的干涉圖案中第0個亮帶(中央亮帶)與第m個中央亮帶的線性距離,L為狹縫至屏幕的距離。假設L的長度遠大於Xm,可以將亮帶的位置以數學方式表達為

Xmm(λL/d)

  實驗設備與材料

 

>>實驗講義下載<<